NEWS CENTER

综艺报特别策划 | 《国色芳华》《锦绣芳华》等古装剧中的非遗美学

近年来,大量古装剧在创作中融合非遗元素。这些传统技艺不仅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,还进一步提升作品的美学内涵。与此同时,非遗技艺也通过现代影视技术焕发新生,走进更多观众视野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杂志综艺报近期推出“古装剧中的非遗美学”特别策划,以《国色芳华》《锦绣芳华》等古装剧为例,剖析其中的非遗元素及价值。


国风新韵

非遗遇见古装剧


近年来,将非遗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剧情,成为古装剧创作新风尚。


抖空竹、傩面具、风火流星、长沙铜红釉、八方宫灯……《锦绣芳华》以服饰、建筑、非遗工艺等视觉符号构建文化辨识度,通过呈现盛唐气象传递东方美学。

当非遗跃入荧屏,千年技艺借由古装剧焕发新生。业内人士认为,非遗技艺深度融入影视剧,打通古与今、真与幻的壁垒,实现与观众的深度价值共鸣和精神连接,让观众在故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。


上半年,《国色芳华》《锦绣芳华》两剧接连播出。从制香、牡丹培育,到刺绣、扇艺、糖画、傩面具及炭花舞表演,这些传统技艺在剧中一一亮相,以颇具代入感的方式融入剧情,让人仿若置身盛唐,感受古代匠人之心的非凡魅力。


古装剧“牵手”非遗

开启“出海”新篇章


今年以来,古装剧“出海”成绩亮眼,《锦绣芳华》等剧相继登陆海外电视台及主流视频平台。这些剧集精心融入大量非遗元素,助力“中式美学”闪耀国际舞台,持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传播新路径。


《锦绣芳华》巧妙融合非遗年俗与国风美学,神秘的傩面具、甜蜜的糖画、震撼的火流星、绚丽的长沙窑等,尽显民族瑰宝魅力,带观众梦回大唐。该剧开播3小时便登顶猫眼热度榜,海外355处地标同步点亮盛唐牡丹。

华策影视集团是国内最早“走出去”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,其出品的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《锦绣南歌》《长歌行》等古装剧,至今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播;《国色芳华》《锦绣芳华》等近年作品也备受欢迎。华策相关负责人表示,影视创作中,“内容+非遗”模式虽难完全标准化,但存在共性逻辑。非遗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艺流程,更根植于人的精神谱系;影视故事的能量不仅来自情节张力,更源自人物弧光的真实映照。二者在底层逻辑上深度契合,当非遗传承的匠心精神与影视角色的生命轨迹同频,便能实现双向赋能、价值共生。


在海外影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,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,借助古装剧传播包括非遗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是影视行业的重要课题。


华策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非遗元素融入影视创作,需秉持“以人为本”理念。从鲜活的人物切入,让观众先理解、认可具象的艺术精神,再接触技艺,实现“人的故事”(影视内容)与“人的文化”(非遗)深度互文。鉴于非遗具有活态性、地域性等特征,创作中要结合内容特质定制开发,找准叙事锚点,将非遗元素深度融入角色成长与剧情发展。以微观叙事解构宏观文化命题,达成内容与叙事的深度统一。例如,《国色芳华》以牡丹栽培技艺映射女主济世理想,形成技艺与人物蜕变的双线互文,避免文化沦为“背景板”。该剧以情感共鸣替代生硬输出,聚焦文化精神内核,引发观众共情,让观众先认可“人”的故事,再感知“文化”魅力,有效规避“文化符号堆砌”带来的距离感与说教感。


非遗“入戏” 沉浸式文旅

让千年技艺活起来

《锦绣芳华》以“非遗活化+文旅联动”引发热潮。剧中深度融入茶百戏、扎染等非遗元素,服饰工艺复刻盛唐气象,被网友称为“非遗活化新范式”。线下,洛阳应天门举办百名舞者快闪、3D灯光秀再现经典场景等活动;菏泽以女主“惟芳”命名牡丹新品种,推动非遗从荧屏叙事转化为可体验的文旅消费场景。


“面对《锦绣芳华》带来的新热度,洛阳文旅人已做好准备,紧抓暑期契机,线上与剧迷、游客积极互动,线下打造多样‘打卡’活动,让观众借剧集领略盛唐风华,以文旅体验爱上洛阳。”洛阳文旅集团宣传部门负责人张娴认为,古装剧带火非遗项目和地方文旅,关键在于剧集内容与城市文化深度契合。文旅从业者应从颠覆性创意、沉浸式体验、年轻化消费、移动端传播四个维度主动作为,将千年文脉转化为惠及当下、泽被未来的发展动能。


多家文旅机构也借剧集热度创新旅游产品。《锦绣芳华》开播前,新东方文旅便推出洛阳隋唐文化研学营。新东方文旅相关负责人表示,当前旅游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,游客渴望新体验。结合热播古装剧推出非遗之旅,能让非遗从荧屏走向现实,使游客亲身感受非遗魅力,既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,也为旅游市场增添新亮点。


菏泽作为《国色芳华》官方合作文旅城市,牡丹文化底蕴深厚,在剧集拍摄期间为剧组提供丰富的花卉资源。该剧播出后,华策影视集团商业化中心携手菏泽市政府,进一步深化合作,充分发挥剧集长尾效应,为菏泽牡丹节盛大开幕注入强劲动力。“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,助力菏泽构建以牡丹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旅生态,通过打造‘追剧打卡地图’‘牡丹主题剧本游’等深度体验项目,推动菏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让千年牡丹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新性发展。”


菏泽市牡丹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刘艳敏介绍,当地为拍摄《锦绣芳华》培育以剧中女主角名字命名的牡丹新品种“惟芳”,该品种在剧集播出同期面向市场销售。同时,菏泽文旅场景同步升级,曹州百花园新建“花满筑”沉浸式唐风园区,菏泽冠宇牡丹园扩建成“花海打卡地”。未来,当地还计划开发更多牡丹主题游览线路,将影视场景转化为可持续的文旅资源。